close
資料來源:天下雜誌368期
■新趨勢:
過度介入、過度焦慮的「直升機父母」
這是一群台灣新生的「直升機父母」(helicopter parents),
是歷史上不曾出現的一批「過度介入」與「過度焦慮」的父母。
他們像極了直升機,
在孩子上空盤旋,
無時無刻守望孩子的一舉一動。
以目前五到十四歲的三百萬孩童為基礎,
再加上學齡前與就讀高中的一百多萬學生,
這群父母約有六百萬(平均每對生兩胎或一‧五胎)。
這六百萬的父母,
大多數在一九六一到一九七六年階段出生、解嚴前後接受大學或義務教育,
被威權教育訓練為學歷至上的競爭動物,
上最好的學校、爭取頂尖的工作。
他們看到社會的轉變,
試圖以不同於父母輩對自己的權威教養,
創造出較民主或自由的「教養觀」 parenting)。
但,在教養上,
這群父母遭遇上了史無前例的兩大挑戰。
■新教養:
對「完美小孩」的期待
挑戰一,
少子化伴隨的焦慮。
在直升機父母的上一輩,
多半有四到五個孩子分散父母注意力;
但直升機父母的世代卻最多只有兩個小孩。
最新的數據是,一位婦女生不到一.
一二個。
因此,
家族的關注點全集中在少數孩子身上。
挑戰二,
第一代教改實驗下的父母。
直升機父母的孩子是
未成年的學子或學童,
是第一代教改的對象;
做為教改實驗父母,
他們被迫與教改亂象共處,
也在全球化無情競爭、就業市場不確定的環境下,
教養下一代。
台灣教改十年了,
創造了六百萬名直升機父母。
他們把教養當極限運動(extreme sport)。
從零歲開始的焦慮
這個極限運動從孩子一出生就啟動。
星期三早晨,
台北市的健寶園裡擠滿了一到兩歲的小朋友等著排隊進教室上課。
孩子玩的遊戲很簡單,
吹泡泡、溜滑梯、唱歌跳舞,
希望透過吹泡泡增加手眼協調、爬坡鑽洞訓練肌肉與平衡發展。
四十五分鐘的課程、費用七百元,
但不少父母趨之若鶩;一旁陪玩的父親拉開嗓門唱歌,好像是自己在上課,「我們的孩子要比別的孩子玩更多,」他說道。不少名人像陳孝萱、任賢齊等藝人也常親自送小baby來上課。
這天,
三十二歲的蘇筱甯開著車,
帶著四歲女兒與一歲兒子,
從桃園縣經國路北上。
早在女兒八個月大,
她便上網蒐尋小baby可上的課程,
「不想讓她看電視成長。」
但桃園的教育資源顯然無法滿足她。
到現在,
蘇筱甯一星期上台北三趟,
除了健寶園,
她還送女兒到唭哩岸游泳、上雲門律動課程。
她每天一定幫兩個小孩寫成長部落格,
「十個媽媽有八個都在做網頁,很多是邊上班邊做。
」她甚至為女兒設計精美的名片、每年帶孩子進攝影棚拍照,
很用心思照料。
以專案管理的方式,
從出生開始啟動孩子的各項學習,
父母兢業提供各種刺激點,
填滿孩子的人生。
為了滿足父母的需求,市場上出現各種成人學習的「幼兒版」。
以往遊學最多從高中生開始,
但補習班與私立小學寒暑假推出各式「遊學團」,
一所知名私校甚至辦了美國太空總署(NASA)的科學遊學團;
還有從嬰兒開始的皮紋性向分析,
透過嬰兒的指紋判斷是藝術型或領導型人物的諮商……。
說穿了,
父母就怕輸在起跑點。
陽明大學教授洪蘭曾目睹一位母親這麼帶她的孩子:
這位母親從書上得知,
要開展孩子的肢體,
必須每一天讓孩子接觸硬軟方圓或各種觸感的材質;
職業婦女的這位母親為了「有效」運用時間,
她拿了個碼錶,每二十分鐘為單位,孩子玩完積木,
母親就捉起孩子玩沙坑,
學習像按表操兵。
讓孩子適性發展、給孩子多元的碰撞點,
是天下父母心。
只是一旦把學習當做軍備競賽,
就成為過度介入的直升機父母。
不安與比較
位在台灣大學旁的一所小學,
不久前由家長舉辦了一場聯絡學童情感的班級音樂會;
孩子開心的表演才藝,
但活動一結束,
媽媽們就圍著方才彈奏蕭邦別離曲孩子的父母,
問道:「妳家兒子彈得真棒,
從幾歲開始學的?怎麼練的?哪位老師教的?能不能介紹一下?」
琴音流洩召喚的不只是欣賞,
更伴隨父母濃厚的不安與比較。
少子化使父母對孩子的未來有「只許成功,不許失敗」的賭注。
台北市教師會理事長柯文賢解釋,
以前一家如果有四個小孩,
每個孩子分到的注意力只有四分之一。
現在如果是獨生子女,
就得承受父母外加兩對爺爺奶奶的關注,
那是好幾倍的期待與壓力。
直升機父母的出現,
其實顯現現代父母內心對「完美小孩」(perfect child)的期待。
國家同步輻射研究中心研究員湯茂竹博士,
憶起他當爸爸的那刻起,
就夢想兒子能成為布袋戲裡的「史艷文」:長得又高又好、功課第一、會玩會念書、心地善良,
人人都愛戴。
湯茂竹的兒子已經國一,
他花了長時間自我探索,
如今能笑看過往的謬想。
家長的迫不及待反映了心中深層的焦慮。
台塑生技董事長、近來大力提倡孩子讀經的楊定一表示,
「我們似乎認為,
只要小時贏過身旁的人,
就能在日後成為更有生產力、更成功的人,
並以成人的觀點,
將就業市場的競爭、職場生涯需一帆風順的那一套,
拿來設計、評估孩子的課程。」
知識超挖,
生活能力缺乏
直升機父母口說不愛升學主義,
但他們卻相信「愛=讓孩子成功」。
而成功的定義是上好的公立大學、長春藤名校、有極強的人脈、過很好的生活。
雖然沒有父母會否認行行出狀元的價值,
但他們還是無法避免用各種量化指標,
判斷孩子的成敗。
以父母最在乎的英語為例,
補教業者估計,
台灣每年報名各類英檢的小學生有四到五萬人。
補習班的廣告也都打著「一年內要學會幾千個單字」。
英語老師徐薇認為,
真正的英語實力是孩子能輕鬆瀏覽英文網頁或閱讀書籍、與外國人互動。
但台灣父母有「檢定熱」,
拿到分數、證書才能安心。
家長不由自主追求成績、數字、級數。
對未來世界的恐懼、對台灣教改的沒信心,
強化父母必須花更多時間做有競爭力學習的信念。
不久前,
徐薇趁著過年,
為國中生加開初一到初五、早上七點半到九點的寒假英文特訓班;
沒想到名額爆滿,
還有父母問她為什麼不上到深夜十一點?
「這是一個知識超挖的年代,
」全國家長聯盟秘書長陳松根點出這代父母教養的盲點。
陳松根說,
教改十年,
大學入學率達九成以上,
研究所更超過兩千五百所,
孩子升學壓力不減反增;
「我們還以製造業的方式教育孩子,
我們有沒有問過,
一個到高中的孩子,
到底要給他什麼?」
父母在十年教改過程中,
為孩子設下「升學與學習的高標」,
但卻也帶來更多無法逆轉的後遺症。
四月一日,
由前教育部長曾志朗、陽明大學教授洪蘭為首的家長,
將帶領數十個全國家長團體,
發起三萬人簽署「愛你一輩子」的承諾書,
就是發現教改十年,
父母還陷在「升學主義」的泥淖。
■新趨勢:
過度介入、過度焦慮的「直升機父母」
這是一群台灣新生的「直升機父母」(helicopter parents),
是歷史上不曾出現的一批「過度介入」與「過度焦慮」的父母。
他們像極了直升機,
在孩子上空盤旋,
無時無刻守望孩子的一舉一動。
以目前五到十四歲的三百萬孩童為基礎,
再加上學齡前與就讀高中的一百多萬學生,
這群父母約有六百萬(平均每對生兩胎或一‧五胎)。
這六百萬的父母,
大多數在一九六一到一九七六年階段出生、解嚴前後接受大學或義務教育,
被威權教育訓練為學歷至上的競爭動物,
上最好的學校、爭取頂尖的工作。
他們看到社會的轉變,
試圖以不同於父母輩對自己的權威教養,
創造出較民主或自由的「教養觀」 parenting)。
但,在教養上,
這群父母遭遇上了史無前例的兩大挑戰。
■新教養:
對「完美小孩」的期待
挑戰一,
少子化伴隨的焦慮。
在直升機父母的上一輩,
多半有四到五個孩子分散父母注意力;
但直升機父母的世代卻最多只有兩個小孩。
最新的數據是,一位婦女生不到一.
一二個。
因此,
家族的關注點全集中在少數孩子身上。
挑戰二,
第一代教改實驗下的父母。
直升機父母的孩子是
未成年的學子或學童,
是第一代教改的對象;
做為教改實驗父母,
他們被迫與教改亂象共處,
也在全球化無情競爭、就業市場不確定的環境下,
教養下一代。
台灣教改十年了,
創造了六百萬名直升機父母。
他們把教養當極限運動(extreme sport)。
從零歲開始的焦慮
這個極限運動從孩子一出生就啟動。
星期三早晨,
台北市的健寶園裡擠滿了一到兩歲的小朋友等著排隊進教室上課。
孩子玩的遊戲很簡單,
吹泡泡、溜滑梯、唱歌跳舞,
希望透過吹泡泡增加手眼協調、爬坡鑽洞訓練肌肉與平衡發展。
四十五分鐘的課程、費用七百元,
但不少父母趨之若鶩;一旁陪玩的父親拉開嗓門唱歌,好像是自己在上課,「我們的孩子要比別的孩子玩更多,」他說道。不少名人像陳孝萱、任賢齊等藝人也常親自送小baby來上課。
這天,
三十二歲的蘇筱甯開著車,
帶著四歲女兒與一歲兒子,
從桃園縣經國路北上。
早在女兒八個月大,
她便上網蒐尋小baby可上的課程,
「不想讓她看電視成長。」
但桃園的教育資源顯然無法滿足她。
到現在,
蘇筱甯一星期上台北三趟,
除了健寶園,
她還送女兒到唭哩岸游泳、上雲門律動課程。
她每天一定幫兩個小孩寫成長部落格,
「十個媽媽有八個都在做網頁,很多是邊上班邊做。
」她甚至為女兒設計精美的名片、每年帶孩子進攝影棚拍照,
很用心思照料。
以專案管理的方式,
從出生開始啟動孩子的各項學習,
父母兢業提供各種刺激點,
填滿孩子的人生。
為了滿足父母的需求,市場上出現各種成人學習的「幼兒版」。
以往遊學最多從高中生開始,
但補習班與私立小學寒暑假推出各式「遊學團」,
一所知名私校甚至辦了美國太空總署(NASA)的科學遊學團;
還有從嬰兒開始的皮紋性向分析,
透過嬰兒的指紋判斷是藝術型或領導型人物的諮商……。
說穿了,
父母就怕輸在起跑點。
陽明大學教授洪蘭曾目睹一位母親這麼帶她的孩子:
這位母親從書上得知,
要開展孩子的肢體,
必須每一天讓孩子接觸硬軟方圓或各種觸感的材質;
職業婦女的這位母親為了「有效」運用時間,
她拿了個碼錶,每二十分鐘為單位,孩子玩完積木,
母親就捉起孩子玩沙坑,
學習像按表操兵。
讓孩子適性發展、給孩子多元的碰撞點,
是天下父母心。
只是一旦把學習當做軍備競賽,
就成為過度介入的直升機父母。
不安與比較
位在台灣大學旁的一所小學,
不久前由家長舉辦了一場聯絡學童情感的班級音樂會;
孩子開心的表演才藝,
但活動一結束,
媽媽們就圍著方才彈奏蕭邦別離曲孩子的父母,
問道:「妳家兒子彈得真棒,
從幾歲開始學的?怎麼練的?哪位老師教的?能不能介紹一下?」
琴音流洩召喚的不只是欣賞,
更伴隨父母濃厚的不安與比較。
少子化使父母對孩子的未來有「只許成功,不許失敗」的賭注。
台北市教師會理事長柯文賢解釋,
以前一家如果有四個小孩,
每個孩子分到的注意力只有四分之一。
現在如果是獨生子女,
就得承受父母外加兩對爺爺奶奶的關注,
那是好幾倍的期待與壓力。
直升機父母的出現,
其實顯現現代父母內心對「完美小孩」(perfect child)的期待。
國家同步輻射研究中心研究員湯茂竹博士,
憶起他當爸爸的那刻起,
就夢想兒子能成為布袋戲裡的「史艷文」:長得又高又好、功課第一、會玩會念書、心地善良,
人人都愛戴。
湯茂竹的兒子已經國一,
他花了長時間自我探索,
如今能笑看過往的謬想。
家長的迫不及待反映了心中深層的焦慮。
台塑生技董事長、近來大力提倡孩子讀經的楊定一表示,
「我們似乎認為,
只要小時贏過身旁的人,
就能在日後成為更有生產力、更成功的人,
並以成人的觀點,
將就業市場的競爭、職場生涯需一帆風順的那一套,
拿來設計、評估孩子的課程。」
知識超挖,
生活能力缺乏
直升機父母口說不愛升學主義,
但他們卻相信「愛=讓孩子成功」。
而成功的定義是上好的公立大學、長春藤名校、有極強的人脈、過很好的生活。
雖然沒有父母會否認行行出狀元的價值,
但他們還是無法避免用各種量化指標,
判斷孩子的成敗。
以父母最在乎的英語為例,
補教業者估計,
台灣每年報名各類英檢的小學生有四到五萬人。
補習班的廣告也都打著「一年內要學會幾千個單字」。
英語老師徐薇認為,
真正的英語實力是孩子能輕鬆瀏覽英文網頁或閱讀書籍、與外國人互動。
但台灣父母有「檢定熱」,
拿到分數、證書才能安心。
家長不由自主追求成績、數字、級數。
對未來世界的恐懼、對台灣教改的沒信心,
強化父母必須花更多時間做有競爭力學習的信念。
不久前,
徐薇趁著過年,
為國中生加開初一到初五、早上七點半到九點的寒假英文特訓班;
沒想到名額爆滿,
還有父母問她為什麼不上到深夜十一點?
「這是一個知識超挖的年代,
」全國家長聯盟秘書長陳松根點出這代父母教養的盲點。
陳松根說,
教改十年,
大學入學率達九成以上,
研究所更超過兩千五百所,
孩子升學壓力不減反增;
「我們還以製造業的方式教育孩子,
我們有沒有問過,
一個到高中的孩子,
到底要給他什麼?」
父母在十年教改過程中,
為孩子設下「升學與學習的高標」,
但卻也帶來更多無法逆轉的後遺症。
四月一日,
由前教育部長曾志朗、陽明大學教授洪蘭為首的家長,
將帶領數十個全國家長團體,
發起三萬人簽署「愛你一輩子」的承諾書,
就是發現教改十年,
父母還陷在「升學主義」的泥淖。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